
服務熱線:
開模師-模具設計
發布時間:
2020-07-21
作者:
wmould開模師
來源:
大通精密
(1)無導向單工序落料模
圖2.8.1是無導向簡單落料模。工作零件為凸模2和凹模5,定位零件為兩個導料板4和定位板7,導料板4對條料送進起導向作用,定位板7是限制條料的送進距離;卸料零件為兩個固定卸料板3;支承零件為上模座(帶模柄)l和下模座6;此外還有緊固螺釘等。上、下模之間沒有直接導向關系。分離后的沖件靠凸模直接從凹模洞口依次推出。箍在凸模上的廢料由固定卸料板刮下。
該模具具有一定的通用性,通過更換凸模和凹模,調整導料板、定位板,卸料板位置,可以沖裁不同沖件。另外,改變定位零件和卸料零件的結構,還可用于沖孔,即成為沖孔模。
無導向沖裁模的特點是結構簡單,制造容易,成本低。但安裝和調整凸、凹模之間間隙較麻煩,沖裁件質量差,模具壽命低,操作不夠安全。因而,無導向簡單沖裁模適用于沖裁精度要求不高、形狀簡單、批量小的沖裁件。
(2)導板式單工序落料模
圖2.8.2為導板式簡單落料模。其上、下模的導向是依靠導板9與凸模5的間隙配合(一般為H7/h6)進行的,故稱導板模。
沖模的工作零件為凸模5和凹模13;定位零件為導料板10和固定擋料銷16、始用擋料銷20;導向零件是導板9(兼起固定卸料板作用);支承零件是凸模固定板7、墊板6、上模座3、模柄1、下模座15;此外還有緊固螺釘、銷釘等。根據排樣的需要,這副沖模的固定擋料銷所設置的位置對首次沖裁起不到定位作用,為此采用了始用擋料銷20。在首件沖裁之前,用手將始用擋料銷壓入以限定條料的位置,在以后各次沖裁中,放開始用擋料銷,始用擋料銷被彈簧彈出,不再起擋料作用,而靠固定擋料銷對條料定位。
這副沖模的沖裁過程如下:當條料沿導料板10送到始用擋料銷20時,凸模5由導板9導向而進入凹模,完成了首次沖裁,沖下一個零件。條料繼續送至固定擋料銷16時,進行第二次沖裁,第二次沖裁時落下兩個零件。此后,條料繼續送進,其送進距離就由固定擋料銷16來控制了,而且每一次沖壓都是同時落下兩個零件,分離后的零件靠凸模從凹模洞口中依次推出。
這種沖模的主要特征是凸、凹模的正確配合是依靠導板導向。為了保證導向精度和導板的使用壽命,工作過程不允許凸模離開導板,為此,要求壓力機行程較小。根據這個要求,選用行程較小且可調節的偏心式沖床較合適。在結構上,為了拆裝和調整間隙的方便,固定導板的兩排螺釘和銷釘內緣之間距離(見俯視圖)應大于上模相應的輪廓寬度。
導板模比無導向簡單模的精度高,壽命也較長,使用時安裝較容易,卸料可靠,操作較安全,輪廓尺寸也不大。導板模一船用于沖裁形狀比較簡單、尺寸不大、厚度大于0.3mm的沖裁件。
(3)導柱式單工序落料模
圖2.8.3是導柱式落料模。這種沖模的上、下模正確位置利用導柱14和導套13的導向來保證。凸、凹模在進行沖裁之前,導柱已經進入導套,從而保證了在沖裁過程中凸模12和凹模16之間間隙的均勻性。
上、下模座和導套、導柱裝配組成的部件為模架。凹模16用內六角螺釘和銷釘與下模座18緊固并定位。凸模12用凸模固定板5、螺釘、銷釘與上模座緊固并定位,凸模背面墊上墊板8。壓入式模柄7裝入上模座并以止動銷9防止其轉動。
條料沿導料螺栓2送至擋料銷3定位后進行落料。箍在凸模上的邊料靠彈壓卸料裝置進行卸料,彈壓卸料裝置由卸料板15、卸料螺釘10和彈簧4組成。在凸、凹模進行沖裁工作之前,由于彈簧力的作用,卸料板先壓住條料,上模繼續下壓時進行沖裁分離,此時彈簧被壓縮(如圖左半邊所示)。上模回程時,彈簧恢復推動卸料板把箍在凸模上的邊料卸下。
導柱式沖裁模的導向比導板模的可靠,精度高,壽命長,使用安裝方便,但輪廓尺寸較大,模具較重、制造工藝復雜、成本較高。它廣泛用于生產批量大、精度要求高的沖裁件。
2.沖孔模
沖孔模的結構與一般落料模相似,但沖孔模有其自己的特點,沖孔模的對象是已經落料或其它沖壓加工后的半成品,所以沖孔模要解決半成品在模具上如何定位、如何使半成品放進模具以及沖好后取出既方便有安全;而沖小孔模具,必須考慮凸模的強度和剛度,以及快速更換凸模的結構;成形零件上側壁孔沖壓時,必須考慮凸模水平運動方向的轉換機構等。
(1)導柱式沖孔模
圖2.8.4是導柱式沖孔模。沖件上的所有孔一次全部沖出,是多凸模的單工序沖裁模。
由于工序件是經過拉深的空心件,而且孔邊與側壁距離較近,因此采用工序件口部朝上,用定位圈5實行外形定位,以保證凹模有足夠強度。但增加了凸模長度,設計時必須注意凸模的強度和穩定性問題。如果孔邊與側壁距離大,則可采用工序件口部朝下,利用凹模實行內形定位。該模具采用彈性卸料裝置,除卸料作用外,該裝置還可保證沖孔零件的平整,提高零件的質量。
模具設計,零件,卸料,定位,導向,導板,沖孔,導柱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